岚侵斗柄郁崔嵬,老我跻攀恣往回。
寒气逼人飞夏雪,泉声落涧响晴雷。
灵踪犹见心为石,浮世空传羽化杯。
最喜山房留款夜,地炉煨芋拨残灰。
五台和前韵 其三
介绍
《五台和前韵·其三》是明朝胡镇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著称。在探讨这首诗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何谓“和韵”以及为何要进行这种艺术形式的创作。
和韵是一种古典诗歌的创作手法,通过遵循特定的韵律规则,将同一主题或内容用不同的诗句形式表达出来,以追求音韵的和谐与美感。这种手法不仅考验诗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还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胡镇通过和韵创作,展示了他在诗词上的深厚功底和高超技艺。
《五台和前韵·其三》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作。全诗通过对五台山壮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首句“老我登临鬓已苍”,便奠定了整首诗深沉的情感基调。诗人以苍老之龄,登上了这座古老而神圣的山峰,这不仅象征着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深刻思考。
第二句“孤吟倚杖翠微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而又执着地寻找着内心的平静。翠微旁,这个意象既指代了五台山周围的绿色植被,又隐喻着诗人心灵的寄托。诗人在此吟唱,倚杖而立,似乎在寻求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更是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辽阔的画卷中。“重重云树连西晋,漠漠风烟控朔方。”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五台山的自然风光,还隐含了对历史的追溯。西晋和朔方,这两个词分别代表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这首诗增添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最后一句“狮子有灵曾印迹,蟠桃无岁不生香。”更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句子。这里,作者以神话传说中的生物象征性地表达了对五台山这一圣地的敬仰之情。狮子和蟠桃,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和仙果,象征着尊贵和祥和,通过这些元素,诗人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和敬意。
《五台次前韵·其三》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蕴和哲思的作品。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独到见解,值得每一位喜爱诗歌的朋友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