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一雪天增高,千岩万壑如云涛。
天孙剪水水龙号,银花翻海走白鳌。
仙家鹤氅乘罡飙,珠幡玉盖来层霄。
同过元都慰寂寥,璧也何幸蒙佳招。
相与拍手醉琼醪,俯视四海空色毫。
龙沙万里寒萧条,更遣滕六埋天骄。
悯念赤子声嗷嗷,六丁下界除氛妖。
遗蝗入地今全消,有年大有千千朝。
天子垂拱同唐尧。
登恒山遇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恒山遇雪》是一首描绘恒山雪景的古诗,由清代诗人陶澄所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恒山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感悟和思考。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登恒山遇雪’:
作者介绍:陶澄(1645-1712),字季深,一字季,号昭万。宝应人,清代诗人。他的生平与诗作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记载。
诗歌原文:
巍巍直与太清齐,翻觉星河影渐低。
呼吸应知通帝座,登临总不藉仙梯。
任从天险穿云度,岂是冬巡为雪迷。
最喜山灵却封禅,何须玉检嵌金泥。诗句解析:首联“巍巍直与太清齐,翻觉星河影渐低。”描绘了恒山之高远与宏伟。颔联“呼吸应知通帝座,登临总不藉仙梯。”表达了诗人登恒山而无需借助于神仙阶梯的意境。颈联“任从天险穿云度,岂是冬巡为雪迷。”则揭示了恒山即使在冬季也能畅通无阻地通行,不受雪雾的影响。尾联“最喜山灵却封禅,何须玉检嵌金泥。”透露出诗人对恒山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其历史意义的赞赏。
‘登恒山遇雪’不仅记录了一次自然的奇观,也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