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箫歌为贝廷珍赋

湘江老竹饱霜雪,圆如赤琼劲如铁。
摩挲碧藓生秋香,尚带湘娥泪痕血。
梧溪老人人中龙,一朝入手夸奇逢。
截作渔家紫玉管,学得丹山双凤鸣雌雄。
年来移家东海峤,眼前独恨知音少。
相逢海上春山光,慨然掷赠开怀抱。
老人渴饮酒一瓢,醉披谪仙宫锦袍。
乘舟即泛大江涛,起坐篷窗吹此箫。
海天月白云寥寥,起舞水底百尺之潜蛟。
恍若东坡夜游赤壁下,草木振动山崩摇。
老人老人真不俗,馀子焉能继高躅。
十年海上居绝尘,门对苍烟秋一幅。
既不肯掉舌下七十城,又不屑折腰为五斗粟。
但知吹箫醉酒学神仙,此乐平生无不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紫箫歌为贝廷珍赋”是清代作家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收录在《随园诗话》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女子月下吹奏笛子的美丽画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些基本信息:

  1. 作者:袁枚(约1716年-约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

  2. 创作年代:清代

  3. 内容概述:

    • 描述一位女子在月光下吹奏紫箫的情景
    • 使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月下美景和人物形象
  4. 诗的前两句:“玉笛横空月满楼,紫箫声断夜悠悠。”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夜晚,月亮高悬,笛子悠扬,女子在吹奏紫箫。

  5. 后几句描述了女子的形象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