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乡人入永新河

岛影盘河出,滩声竟日悬。
漫寻多士里,聊上永新船。
鱼雁空分去,图书自渺然。
奚奴忙料理,催棹截长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乡人入永新河》是明朝陶益的文学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于故乡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岛影盘河出,滩声竟日悬。
    漫寻多士里,聊上永新船。
    鱼雁空分去,图书自渺然。
    奚奴忙料理,催棹截长烟。

  2. 诗歌解读

  • 岛影盘河出,滩声竟日悬:描述了河流的景象,岛影在水面上映出,而水声则持续不断地回响。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
  • 漫寻多士里,聊上永新船:表达了诗人在多士之地漫游,偶尔登上前往永新(今广东中山市)的船只。这里透露出一种游子的心情和对未知旅程的好奇。
  • 鱼雁空分去,图书自渺然:诗人在旅途中,与友人分离,书籍也因长途跋涉而显得遥远和虚无。这两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疏远。
  • 奚奴忙料理,催棹截长烟:描述了船只上忙碌的场景以及紧迫的时间感。“催棹”意味着加快船只的速度,而“截长烟”则可能意味着试图逃离或缩短旅途中的漫长时间。
  1. 作者背景
  •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他出生于郁林,但后来随家族迁至新会。陶益的一生颇为传奇,他曾在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六五)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后因视力问题辞归故里。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1. 文学价值
  • 陶益的《别乡人入永新河》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陶益的作品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并表达了对家乡和故人的深情怀念。此外,陶益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邃,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1. 历史意义
  • 在历史上,陶益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颂,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例如,清顾嗣协在其著作中提到了这首诗,显示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陶益的《别乡人入永新河》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明朝文人的生活风貌,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