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汉台边,且谈卢城事。
晋代昔陵夷,循寇飘风至。
黑云压城堞,白刃走官吏。
赤流溢通衢,阴雨出魑魅。
龙骧虽云廉,不镇兵戈气。
虽有高墉登,射隼曾何利。
遂使江干客,年年抆愁泪。
我欲歌此曲,此曲辞未既。
感遇十八首 其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子昂《感遇十八首》之《其九》
在初唐,陈子昂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脱颖而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具有政治远见和文化责任感的思想家。陈子昂的诗歌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对理想的追求,更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思与表达。他的诗作中,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有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展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感遇十八首》,是陈子昂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其中第九首尤为突出。这首诗名为《感遇十八首·其九》,全诗如下:
圣人生自爱清静,
佳名得免于诸纷。
遭世多故斯以阻,
足下无由到上京。
黄屋辞梁返旧都,
瑶台沦月复春余。
云构山林势犹险,
夸愚适值物累虚。
这首诗通过对“圣人生自爱清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遭世多故斯以阻”,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面对困境,诗人选择了隐退山林,以避开世俗纷扰。诗中的“足下无由到上京”及“瑶台沦月复春余”二句,描绘了诗人对于美好但已不再的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最后,“云构山林势犹险,夸愚适值物累虚”两句,揭示了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往往因为过度追求而陷入困境。
此诗不仅展现了陈子昂对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陈子昂的生平及其创作背后的深层意义,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唐代文化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