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其一 寄王紫眉

颠倒朱文绿字。摆脱丹山碧水。
清福享多年。病该缠。
我撇西湖佳致。归理东林旧事。
清福不曾沾。病来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昭君怨·其一 寄王紫眉》是明代诗人陈洪绶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陈洪绶,字章甫(一作章甫),号老迟,浙江绍兴人。他的画作以人物、花鸟、山水为主,尤擅长画竹,与赵左齐名。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2. 诗歌原文:颠倒朱文绿字。摆脱丹山碧水。清福享多年。病该缠。我撇西湖佳致。归理东林旧事。清福不曾沾。病来牵。

  3. 诗歌赏析:陈洪绶的《昭君怨·其一 寄王紫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位宫廷女子的生活状态。诗中的“颠倒朱文绿字”和“摆脱丹山碧水”,形象地传达了女子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清福享多年。病该缠。我撇西湖佳致。归理东林旧事”则反映了她因疾病而被迫离开舒适生活,回到简陋的环境中,这种转变让她感到无奈和痛苦。最后两句“清福不曾沾。病来牵。”则是对她命运的无奈叹息,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接受。

  4. 艺术特点:陈洪绶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其诗风独特,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在绘画方面,他的作品同样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花鸟,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动性和灵动性。

  5.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难以确定,但可以推断是在明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常借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思。陈洪绶的这首诗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6. 文化意义:《昭君怨·其一 寄王紫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艺术作品。它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感。

《昭君怨·其一 寄王紫眉》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想内涵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