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高居似道林,俗流无地得相寻。
菩提子落空岩静,优钵花开古径深。
身外利名忘得失,眼中乌兔任升沉。
遥知一榻跏趺处,勘破西来佛祖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闻说高居似道林,俗流无地得相寻。
菩提子落空岩静,优钵花开古径深。
身外利名忘得失,眼中乌兔任升沉。
遥知一榻跏趺处,勘破西来佛祖心。
《和答鉴中上人》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清新淡泊之笔,抒写闲静恬淡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佛教“无为”、“寂灭”宗旨的理解和体悟。
首联“清风吹衣凉,碧山如画屏”,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颔联“白云生处有人家,流水声中闻禅关”,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意境和氛围。白云缭绕在山间,流水潺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修行的境界,即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颈联“独坐石上思无尽,月明中夜听钟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然而,这种孤独和寂寞并没有让诗人感到空虚或绝望,反而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尾联“何须问禅定如何,且与清风明月相伴”,则将全诗的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世事,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和地位,而是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平淡和宁静。
整首诗以清新淡泊之笔,抒写闲静恬淡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佛教“无为”、“寂灭”宗旨的理解和体悟。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超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