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
解析 第一句: - 关键词:美人、久不见 - 注释:这里提到的“美人”可能是诗中的一位女性,或者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情人。"久不见"表达了长时间的分离和对重逢的渴望。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美人的深切思念。长时间未见,使得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也增加了相见时的喜悦与不舍。 第二句: - 关键词:此地、偶相过 - 注释:这里的“此地”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点。"偶相过"意味着偶然间相遇。
注释: 春陇耕云:春天在陇上行耕,云气缭绕在田间。 耕业依先陇:耕种的事务都依赖着先祖的土地。 遗安属隐君:留下安稳和平安给你的隐居主人。 绿畴三寸雨,黄犊一犁云:绿色的田野上只有三寸的雨水,黄色的牛只有一犁耕作。 草际春阴合,花边晓色分。 鹿门有高士,端可与同群:草之间是春天的阴暗,花朵旁边是清晨的阳光。 鹿门山有位高士,可以与他一起共度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春耕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农耕
这首诗是诗人对张道士的回信。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释和注释: 1. 见说辞京国,端居又一年: - “见说”意为“听说”,“辞京国”指的是辞去京城的生活,这里可能指辞官或远离官场。 - “端居”意为“闲居”,“又一年”表明已经过了一个年头。 - 整句表达了诗人得知张道士辞职后,自己又过了一段时间的闲居生活。 2. 诗瓢寒挂月,丹灶暖生烟: - “诗瓢”指的是写诗用的文房四宝之一,即笔筒。 -
【注释】: 为月上人赋 :指为月上人所作的诗。 云轩:指云中的车。 高僧忘世相,缚屋就云深:意谓高僧不拘泥世俗的名利观,他选择了一个幽静的角落建起寺庙。 静看千峰白,幽栖半榻阴:意谓在寺庙中静静地观察山峰一片雪白,自己则半隐半现地栖息于半榻之中。 卷舒虽有态,去住本无心:意谓即使有时卷起或舒展(即云),但并无刻意为之的意思;虽然有时飞去或停留(即云),但并无刻意之意。 我亦求闲者,何时一访寻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一室大如斗:描述了一个宽敞的房间,大小如同一个斗一样,意味着房间非常之大。 2. 床留三尺琴:房间中只有三尺宽的床,而床旁放着一张三尺的琴。这暗示了房间的主人可能是一个非常爱好音乐的人。 3. 苍松存古操:房间内摆放着苍劲有力的松树,象征着古老的文化和精神。 4. 灵籁发遗音:灵籁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弹奏乐器的声音
早春言怀寄友 十日九风雨,吟边无好春。 注释:十天之内有九天下雨,没有好春景可以欣赏。 赏析:诗人以“十日九风雨”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天气阴雨连绵不断,使得原本期待的好春景也不复存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和失望,同时也反映了他所处的困境和心情。 怀人望南浦,借酒问西邻。 注释:怀念朋友,望着南方的江滨(浦),借酒向邻居询问。 赏析:诗人通过怀念朋友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注释】 ①滴翠峰:指山峰上树木繁茂,绿意盈盈,像翠玉滴落。 ②高竦秀:耸立而秀丽。 ③虚岚:空蒙的山岚。 ④太古春:指远古时代春天的景致。 ⑤祥烟生几席:几案上弥漫着吉祥的气息。 ⑥爽气逼衣巾:清爽的风扑面而来,令人感觉舒适。 ⑦绝顶:山的最高处,通常也是最险峻的地方。 ⑧巍然:高峻的样子。 ⑨隔世氛:隔绝世俗的污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四句赞美滴翠峰的高耸、秀丽、青翠和空蒙
注释: 自适闲边趣,谁言分外求。看山一瓢酒,载月五湖舟。秋水清吟思,西风冷钓裘。惟应陆甫里,千古可同流。 译文: 在悠闲的角落寻找乐趣,谁说这不是一种额外的追求。看着山峰,就像喝一杯酒一样欣赏;乘坐着小船,就像在月光下的湖上旅行。秋天的湖水清澈,让人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秋风寒冷,却让人感到钓鱼人的温暖。只有陆子冈的渔村,才能像古人那样与天地合一,成为永恒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题画扇上的次韵
【注释】 丹霞洞:山中名胜。 路从林谷转,门向石岩开:山间小路曲折,洞口对着岩石。 晴色薰瑶草,丹光映碧苔:山间的阳光照射着生长在山崖上的草,阳光反射出耀眼的红光,照在绿油油的苔藓上。 固应无锁钥,疑别有楼台:山中的道路本没有锁钥,但山中似乎另有一座楼台。 欲扣长生诀,仙翁跨鹤来:我好像想找到那长生不死的秘诀,只见一位神仙骑白鹤飞来。 【赏析】 这是一首游山诗。首二句描绘了山路和洞的门。“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赏析,考生可从炼字、修辞手法、意象等角度分析。 第一联“平生未识虎丘山,此日经过不暇攀。”意思是:我平生从未到过虎丘山,今天路过时竟来不及登山。诗人以“不暇攀”表达了诗人对虎丘的喜爱。“虎丘”,即苏州城西北角的姑苏山,山上有虎丘塔。这里代指姑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