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识虎丘山,此日经过不暇攀。
泉石佳期随处有,古今清赏几人闲。
楼台影落春云外,钟鼓声来夕照间。
独倚帆樯遥注目,客怀空羡鹤飞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赏析,考生可从炼字、修辞手法、意象等角度分析。
第一联“平生未识虎丘山,此日经过不暇攀。”意思是:我平生从未到过虎丘山,今天路过时竟来不及登山。诗人以“不暇攀”表达了诗人对虎丘的喜爱。“虎丘”,即苏州城西北角的姑苏山,山上有虎丘塔。这里代指姑苏山。“未识”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虎丘山的陌生,突出了虎丘山在诗人眼中的新奇。这一句中,“平生未识”,是写对虎丘山的陌生;而“此日经过”却是写对虎丘山的熟悉,这种前后矛盾的写法,使得虎丘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第二联“泉石佳期随处有,古今清赏几人闲。”意思是:山水之美随处可见,自古以来能欣赏的人有几个?这是说山水之美处处可见,但真正能领略其美的人却少之又少。“泉石”指自然景物,“佳期”指美好的时光,“古今”指过去和现在,“清赏”是清雅的享受,“闲”是闲暇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水之美随处可见,自古以来能领略其美的人却少之又少。诗人用反衬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三联“楼台影落春云外,钟鼓声来夕照间。”“楼台影落春云外”的意思是:楼台的影子落在春云之外。“钟鼓声来夕照间”的意思是:钟鼓的声音从傍晚的阳光里传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景色美丽迷人,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春天的云雾之外,夕阳西下,钟鼓声音响起。这两句诗把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四联“独倚帆樯遥注目,客怀空羡鹤飞还。”“独倚帆樯遥注目”的意思是:独自依偎着船帆观望远处。“客怀空羡鹤飞还”的意思是:客居异乡只能远望着归去的雁群飞回故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独自依偎着船帆观望远处的景象,只希望客居异乡的人早日回到家乡。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故土的情感,也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答案】
示例1:此诗为七律。前四句写诗人游历虎丘的情景。首联点出虎丘,表现对虎丘的喜爱;颔联写虎丘山景如在目前,表现了诗人对虎丘山的喜爱;颈联写虎丘的美景随处可见,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尾联写诗人游毕虎丘后的心情。
译文:我平生未曾到过虎丘山,今日经过时竟无暇登山。虎丘山下,泉水清澈,岩石秀丽,到处都有美景,然而自古以来能领略其美的人却寥寥无几啊!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春天的云雾之外,夕阳西下,钟鼓声随着夕阳而来。独自依偎着船帆观望远处的景象,只希望客居异乡的人早日回到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虎丘风光的七律。首联写诗人游览虎丘的感受。颔联写虎丘山景如在目前,表现了诗人对虎丘山的喜爱;颈联写虎丘的美景随处可见,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尾联写诗人游毕虎丘后的心情。此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好作品。
示例2:这首诗是一首七律,作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诗人由长安(今西安)赴苏州任太守途中途经虎丘时所作。全诗共八句,其中前四句写诗人游历虎丘的情形;后四句写诗人游毕虎丘后的感慨。
译文:平生未曾识得虎丘山,今日路过此地来不及登高远眺;虎丘山风景秀丽,到处可见,但能欣赏它的人却不多。虎丘塔影倒映在春云之外,夕阳余晖中传来钟鼓声声不绝于耳。诗人独自站在船上凝望远方,心中羡慕那归巢的鸿雁。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虎丘风光的七律。全诗语言清新明快,结构工稳紧凑,层次分明,情景相生,意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