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阳朔除夕

每食叹无馀,官贫岁又除。
家山频入梦,京国久稽书。
枥上空羸马,池边欲涸鱼。
归心闽海峤,课子带经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乙酉阳朔除夕》是陈良贵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陈良贵,字文介,明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除了创作了《乙酉阳朔除夕》外,还有《南坡集》等作品传世,显示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2. 诗词原文及翻译
    《乙酉阳朔除夕》这首诗的内容如下:“每食叹无馀,官贫岁又除。家山频入梦,京国久稽书。枥上空羸马,池边欲涸鱼。归心闽海峤,课子带经锄。”这是一首描写个人遭遇与内心感受的诗。诗中的“每食叹无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艰难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官贫岁又除”则反映了他官场不顺、经济拮据的现实困境。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感受,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文人在逆境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3. 作品背景:《乙酉阳朔除夕》的创作时间是在明代乙酉年的除夕,即公元1625年。这一年的除夕夜,诗人陈良贵独自一人在家乡度过,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无奈,他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4. 文化价值:《乙酉阳朔除夕》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是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乙酉阳朔除夕》不仅是陈良贵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明代文人群体共同生活状态的反映。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