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贵
乙酉阳朔除夕 每食叹无馀,官贫岁又除。 家山频入梦,京国久稽书。 注释:乙酉是农历的年份,阳朔是地名,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每当吃饭时,我都感叹没有多余的食物,因为我的官职贫穷,每年的除夕都是如此。我常常梦见家乡的山水,而在北京却迟迟没有收到家人的信。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1、大安驿:唐代驿站名。在今陕西延安市黄陵县北。 2、音语异:指口音不同。 3、作客叹殊方:指做客他乡感叹自己身在他乡。 4、北去连孤嶂:指往北走,越过连绵不断的山岭。 5、西飞又夕阳:形容西边落日的景象。 6、雪霜侵被冷:被雪霜冻着的被子冷飕飕的。 7、风雨入更长:雨打风吹更觉漫长。 8、皇华卧:即“皇华之梦”,指梦中回到家乡。 9、独拥皇华卧,孤灯绕梦凉:独自拥抱着皇华之梦
注释 1 游万松山寺:游览万松山的寺庙。 2. 墨水东驰一鉴悬:形容江水向东奔流,水面清澈如镜。 3. 隔江幽趣浩无边:隔着江面,感受不到的宁静和深远的意境。 4. 闲凭古刹峰千点:随意登上古老的寺庙,山峰如同无数点。 5. 远望春波水满田:从远处看去,春天的波浪在田地里涌动。 6. 野客到时鸥自狎:我来到的时候,野鸭自然地和我亲近。 7. 禅僧定后鹤初旋:禅宗僧侣静坐后,仙鹤开始旋转。 8
注释 古塔: 指安徽寿县的白塔,建于唐代。白塔高七层,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冈势盘盘耸碧空: 山势蜿蜒曲折,耸立在蓝天白云之间。盘盘:曲折的样子。冈势:山峰。耸碧空:直插云霄。 何年古塔定方中: 不知哪一年建造了这座古塔,它坐落在正中央。何年:什么时候。定方中:处在正中间。 银河色映三山月,铁马声随五夜风: 银河映照下,皎洁的月光洒在三座山峰上;铁马(战马)声随着五更鼓声传遍大地。银河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分析运用的手法和艺术效果。此诗是作者游览钓台时的即兴之作,全诗意境开阔,格调清新高远。 “过钓台”的意思是经过钓台,诗人用“过”字点明自己来到此地的目的,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第二联,“落花无数晓风急”,意思是:无数花瓣飘零在春日晨风中,落英缤纷,万紫千红。“啼鸟几声春梦闲”意思是:春天里,鸟儿啼鸣几声,似乎都在梦中
注释: 觉衰:感到衰老。 老来筋力倦,拜起异寻常。年纪大了,体力已经不支了,起立拜见时显得与众不同。 把酒惜馀景,对花愁断肠。端着酒杯,感慨时光易逝,对着花儿不禁伤心流泪。 数茎空白发,一饭足黄粱。头发稀疏,一顿饭就能吃光那点粮食。 俯仰能无愧,浮生付彼苍。低头仰头,问心无愧,短暂的生命如同天边飘动的云彩。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态度。开头两句“老来筋力倦,拜起异寻常”
【译文】 一场秋雨过后,庭院顿觉凉爽。老至夜不能寐,更觉岁月漫长。 萤虫的光斜斜地照进窗户,月亮的影子也漏进我的床上。 我枕着枕头,无言以对,两鬓已生出白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所作。首联“一番风雨过,庭院觉新凉”,写秋晚天气的变化,为全诗奠定了凄冷伤感的基调。颔联“老至夜无寐,秋来更转长”,直承首联,写出自己年老体衰,辗转不眠,感叹人生易老的情怀。颈联“萤光斜入户,蟾影漏侵床”
苏堤 晚风吹拂着柳枝,轻轻吹动堤岸的草木。人已离去,堤上的草儿依旧绿意盎然。 潭月尚留方外趣,湘裙谁咏景中人。 茅椒山峦环抱着青螺般的山峰,䆗窱烟云笼罩在渌水之滨。 却笑樊笼双短鬓,几能来此濯氛尘。 【注释】: 1. 苏堤:西湖边长堤。 2. 方外趣:佛家称佛教为“方外”,这里泛指道家、佛家的情趣。 3. 䆗窱烟迷渌水滨:䆗窱,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市西南。 4. 樊笼:比喻束缚。 5. 濯氛尘
秋夜吟 银床一叶败梧飘,旋觉天潢斗转杓。 风竹有声如玉佩,月华多影类冰绡。 幽虫砌下双催织,邻女风前自弄箫。 秋景满怀刚不寐,那应楚客独无聊。 注释: 1. 银床:指月光洒在窗上,如同银色的床铺。 2. 败梧:凋零的梧桐树。 3. 天潢:指天上的银河。 4. 斗转杓:北斗七星的位置移动,这里借指时间的流逝。 5. 风竹:风中摇曳的竹子。 6. 玉佩:玉制佩饰。 7. 月华:月光。 8. 幽虫
寓兰溪 旅食惭萍梗,孤舟坐黯然。 酒思陶令日,诗负菊花前。 薄柳蝉声急,平坡雁阵偏。 一年光景去,聊纪此秋篇。 译文: 在兰溪停留期间,我感到惭愧如同飘浮的萍梗;孤独地乘着小船,我黯然神伤。 回想起陶渊明的日子时,我的酒量也不如他;面对菊花,我却无法写出好诗。 稀疏的柳树间传来蝉声,急促而紧张;平坦的山坡上,大雁排成斜线飞过。 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只写了这首秋天的诗歌来纪念。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