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贵
寓兰溪 旅食惭萍梗,孤舟坐黯然。 酒思陶令日,诗负菊花前。 薄柳蝉声急,平坡雁阵偏。 一年光景去,聊纪此秋篇。 译文: 在兰溪停留期间,我感到惭愧如同飘浮的萍梗;孤独地乘着小船,我黯然神伤。 回想起陶渊明的日子时,我的酒量也不如他;面对菊花,我却无法写出好诗。 稀疏的柳树间传来蝉声,急促而紧张;平坦的山坡上,大雁排成斜线飞过。 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只写了这首秋天的诗歌来纪念。 赏析:
送春书怀 镇日书堂静掩扉,乱红飘尽觉春归。 好花似共流光老,衰柳应同故旧稀。 斑管不教题五凤,锦文谁复理残机。 疗贫虽得毛生檄,欲奉双亲愿已违。 注释: - 镇日书堂静掩扉:整日闭门不出,沉浸在书斋中。 - 乱红飘尽觉春归:形容春天过去,花瓣飘落,仿佛春天已经结束了。 - 好花似共流光老:比喻好花如同流逝的时光一样易逝。 - 衰柳应同故旧稀:形容柳树的凋零,如同故人越来越少。 -
【诗句解读】 1. 涌金门外水如天:涌金门位于杭州西湖边,是一处著名的景点。这句诗形容湖水清澈如镜,与天空相接,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2. 湖上风光倍爽然:湖面上的风景让人感觉格外清新宜人。"倍爽然"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愉悦。 3. 杨柳有情怜野客:这里的“杨柳”指的是西湖边的垂柳,诗人用“有情”来形容它们仿佛具有人类的情感,对远来的游者表示欢迎
【注释】 陪:陪伴。别驾:古代官名,刺史的副手。玲珑:山石重叠堆叠的样子。柳风:指春风。仇池:古县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勾漏:地名,相传为丹砂出产地。 【赏析】 这首诗写陪李太守俞别驾游玲珑岩时的感受和心情,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游记。首联“层层鸟道乱云通,岩际灵泉漱石宫”,写山中景色幽静迷离。颔联“穿坞柳风吹鬓绿,傍岩花影落杯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颈联“仇池往事真成幻,勾漏丹成已驭风”
【诗句释义及赏析】 秋夜 - 一夜凉飙透葛裳,满庭诗景剩凄凉。 - 虫声雨后鸣荒砌,萤火风前度短墙。 - 竹簟冷涵流水气,藤樽清惹败荷香。 - 人生感慨无今古,不特悲秋是宋郎。 注释与译文 第一联:一夜凉飙透葛裳,满庭诗景剩凄凉。 - 注释: 一夜之间,凉爽的微风穿透了葛衣(一种轻薄的布质服装)。庭院里的景象显得凄凉而萧条。 - 译文: 在这寂静的夜晚,一阵清凉的风穿透了我身上的葛衣
这首诗以秋夜月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冰轮光映桂花天,风露娟娟夜未眠。 - 冰轮:指月亮,因为月亮形状如同冰轮,故称。 - 光映桂花天:月光照耀下,桂花树在天空中熠熠生辉。 - 风露娟娟夜未眠:夜晚的风轻拂着露水,使得桂花更加清新,诗人还未入睡。 2. 老景逢秋多少思,良宵见月几回圆。 - 老景逢秋:形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 -
七夕 银河虽广鹊桥通,牛女佳期此夕中。 九曲回肠终岁结,双星顾影暂时同。 瑶情月下和丝乱,血泪人间作雨红。 莫道别多相会少,绝胜仙子广寒宫。 注释: 1. 银河虽广鹊桥通,牛女佳期此夕中。 - 注释:即使银河广阔,鹊桥相通,但七夕之夜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聚的时刻。 2. 九曲回肠终岁结,双星顾影暂时同。 - 注释: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像他们之间的情感,经历了九曲的曲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全诗如下: 春日游凌江 倚棹渔郎短笛风,凌江疑在画图中。 一篷春思蘼芜绿,十里烟光踯躅红。 望远共怜山色异,寻真直溯水源穷。 笙箫莫遣韶华迈,一片花飞西复东。 注释: - 倚棹(倚着船桨): 指渔船。 - 渔郎: 指渔民。 - 短笛风: 指短笛随风摇曳。 - 凌江: 越过江面。 - 画图: 形容景色如画。 - 一篷春思: 指春天的思绪。 - 蘼芜绿: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江云堆墨暗春城,十日都无一日晴。 - 注释:江上的云层像墨一样浓密,使整个春天的城市显得阴暗,连续十天都没有见到晴朗的天气。 - 译文:江面上的云团如同浓墨一般,使得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整整十天没有出现过一丝阳光。 2. 杨柳陌头窥冷眼,桃花枝上落红英。 - 注释:站在杨柳树旁,我偷偷地观察着那些冷漠的眼神,而桃花树枝上则纷纷落下了红色的花瓣。 - 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关山月 - 主题: 表达对边关将士的思念之情。 - 情感: 表达了深深的别离之苦和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 背景: 唐代,边塞战争频繁,士兵远离家园,诗中描绘了征人在边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2. 明月出天山 - 意象: 天山象征边远的战场,明月则象征思念和孤独。 - 情感: 明月照见征人的孤独和对家的渴望。 - 背景: 李白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