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山

大溪昔日风光好,十家五家同一保。
鸡犬相闻达曙喧,晓钟递击无昏早。
山人居山只食山,种得稻粱心亦闲。
取柴斫竹白云里,筑埧分泉绿树间。
山入于此自云乐,饱食安眠甘澹薄。
里胥无复夜惊呼,足迹都忘到城郭。
梵宫禅伯亦风流,辄与文人相唱酬。
僧堂懒作六时礼,客馆偏能几日留。
吁嗟此事犹眼见,倏忽光阴去如箭。
至今惟有三家村,出入豺狼心胆战。
相逢路上多含哀,辛苦如何说得来。
只将筋力付流水,空把形容同死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溪山》是一篇充满童趣和禅意的儿童文学作品,由作家马三枣所著。该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山村,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故事背景:《大溪山》以一座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大溪山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和尚慧宽和他的师父及村民们之间的故事。在这个清幽的环境中,小和尚在师父的指导下学习佛法,同时也体验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2. 主题思想: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特别是禅宗思想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影响。小说通过小和尚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纯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此外,作品还反映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3. 文学手法:《大溪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石鱼禅寺古庙”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而“小清湖里的鱼儿欢跃”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这种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使得《大溪山》不仅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价值的作品。
  4. 艺术特色:《大溪山》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大溪山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大溪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它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大溪山》不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还能从中学到很多有关生活、人性和社会的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