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航
秋兴 龙龛(即龙门,山名)高耸出烟霞,御国(指洛阳,唐时称京都)低佪接海涯。 浅草牛羊随处放,深林猿鹤自成家。 江潮汹涌朝仍暮,沙径逶迤曲又斜。 年少此游今白发,倚筇无奈数归鸦。 【注解】: 1. 龙龛(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2. 御国:指洛阳,古代称为“京师”。 3. 佪(duò):平坦的地面,此处指洛阳城。 4. 浅草:草地,指郊外。 5. 深林:树林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带湖主人的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 1. “休文何事减腰围”:“休文”指的是南朝梁文学家沈约,这里用他来暗指带湖的主人。“何事减腰围”意味着这位主人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导致他的腰围变细了?这可能暗示主人因为某种原因变得更加注重养生或是修身养性。 2. “每日高楼坐不归”:描述主人经常在高楼中坐着,不愿意回家。这可以联想到主人可能是位官员,忙碌于公务,无法抽身。 3.
江村即事(节选) 平芜缥缈浩无烟,禾黍高低遍野田。 馌妇携筐遵小径,农夫荷锸觇荒泉。 场坡瓜熟风当户,沧海渔归月在船。 更喜清时无寇警,长江迤逦得安眠。 注释: 1. 平芜缥缈浩无烟:指广阔田野上草木茂盛,远望如一片烟雾般朦胧。 2. 禾黍高低遍野田:指田野上庄稼的高低错落,到处都是。 3. 馌妇携筐遵小径:指妇女带着篮子沿着小路走。 4. 农夫荷锸觇荒泉:指农民拿着锹头去查看干涸的水源。 5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一次访友途中所作。首句“隔水问柴荆”,点明了地点。第二句“行行认犬声”,写诗人一路追寻,直到友人的柴门,听到那熟悉的吠声。三、四两句写友人家的情景:“野花当户发”描绘出一幅幽雅的山居生活图,“谷鸟傍人鸣”表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五六句,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地僻人稀,十分适合隐居;朋友来访,可以暂时放下耕作,共饮几杯美酒,畅谈平生。 【答案】
山中作 空谷何曾出,深林但隐栖。 采樵探古穴,把钓傍清溪。 云气侵衣重,山容入户低。 只缘忘世事,不是慕夷齐。 注释: 1. 空谷何曾出:指在深山中很少有机会外出。 2. 深林但隐栖:只在森林深处隐藏起来。 3. 采樵探古穴:采樵时寻找古老洞穴作为休息的地方。 4. 把钓傍清溪:把鱼竿放在清澈的溪水中钓鱼。 5. 云气侵衣重:被云雾笼罩,感觉衣服沉重。 6. 山容入户低:山峦的面貌低垂至门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远公禅门秀,宴坐东林里。 (远公是慧远法师,东林寺位于庐山。) - 注释:远公,即慧远法师,著名的佛教高僧,以在东林寺的修行闻名。 - 赏析:这里描述了慧远法师的禅门风采和他在东林寺的隐居生活。 2. 绝迹避喧嚣,不渡虎溪水。 (远离尘世喧嚣,不涉险峻的虎溪。) - 注释:虎溪,传说中的一条湍急的河流,常被用作比喻险境。 - 赏析:表明慧远避开了世间的纷扰和危险
结交行 古人结交重相许,刎颈捐生后人慕。倾心沥胆过弟兄,意气昂藏谁敢顾。一朝势去事稍移,外貌未变心已离。临危忽作安身计,前时相许成相欺。君不见张耳陈馀最相爱,印绶毕竟何人佩。 注释与赏析: - 古人:指的是古代的人,强调其忠诚和义气。 - 结交: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 重相许:重视彼此的承诺和期望,意味着深厚的信任和依赖。 - 刎颈捐生:形容为了共同的目标或信仰不惜牺牲生命。
塞下曲 长城连大漠,紫塞控边涘。 千骑黑弰军,落日辕门里。 不战气偏骄,角逐心更喜。 尝闻卫霍功,得遇风尘起。 如今息功利,令人愁欲死。 注释: 1. 塞下曲:一种古代诗歌形式,通常描写边疆的壮丽景色和戍边士兵的生活。 2. 长城连大漠:形容长城横跨辽阔的大漠,形成一道壮观的防线。 3. 紫塞:古代对长城的称呼,紫色象征着坚固和高贵。 4. 边涘:边疆,边境。 5. 千骑黑弰军
【注释】 严子陵: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字子陵,浙江桐庐人。传说他曾与光武帝刘秀为交,后归隐富春山。 桐江水:即钱塘江,在浙江杭州。 波底鱼:指水中的鱼儿,此处比喻受宠的人。 手中竿:钓杆,此处比喻权势。 衡茅:简陋的茅屋。 物色:美人,此处指美女。 下车:出仕。 特立:超然独立,不受世俗左右。 天下士:全天下的读书人。 千秋:千代,形容长久。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严子陵的七言绝句
【注释】 春风颠歌:指春天的狂风暴雨。 平生:平素,向来。 买醉:饮酒至醉。 桃花作雨柳飘绵:形容春风吹来,如雨点般落下的花瓣和像绵一样的柳絮。 冲狂击荡上复下:春风吹来,冲击着山峦,回旋于山谷。 澎湃奔腾如怒马:形容春风吹动江水汹涌澎湃,如奔马般激烈。 恍疑威动四极陲(chǐ):仿佛春风威力能震动到四方极远之地。 又若气振长平瓦:仿佛春风吹动了长平之瓦,长平为战国时赵国所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