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龛高耸出烟霞,御国低佪接海涯。
浅草牛羊随处放,深林猿鹤自成家。
江潮汹涌朝仍暮,沙径逶迤曲又斜。
年少此游今白发,倚筇无奈数归鸦。

秋兴

龙龛(即龙门,山名)高耸出烟霞,御国(指洛阳,唐时称京都)低佪接海涯。

浅草牛羊随处放,深林猿鹤自成家。

江潮汹涌朝仍暮,沙径逶迤曲又斜。

年少此游今白发,倚筇无奈数归鸦。

【注解】:

  1. 龙龛(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2. 御国:指洛阳,古代称为“京师”。
  3. 佪(duò):平坦的地面,此处指洛阳城。
  4. 浅草:草地,指郊外。
  5. 深林:树林,指洛阳附近的山林。
  6. 猿鹤:指山林中的动物,常在树上或悬崖峭壁间生活。
  7. 江潮汹涌朝仍暮:形容江水奔腾不息。
  8. 逶迤(wéi yí):曲折连绵。
  9. 倚筇(qiú)无奈数归鸦:拄着拐杖,无奈地观赏归巢的乌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洛阳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首句“龙龛高耸出烟霞,御国低佪接海涯”,以龙龛高耸入云的形象,展现了洛阳的壮丽景色。龙龛,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崖壁上,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诗人站在高高的龙龛之上,俯瞰脚下的烟霞缭绕,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洛阳的深厚情感。

第二句“浅草牛羊随处放,深林猿鹤自成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景象。浅草,指的是郊外的草地;牛羊,则象征着丰收的喜悦。诗人看到牛羊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奔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恩赐。而深林里的猿鹤,则象征着山林的清幽与安宁。诗人感受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祥和,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

第三句“江潮汹涌朝仍暮,沙径逶迤曲又斜”,进一步描绘了洛阳周边的江流景观。江潮,是指黄河之水滚滚而来的景象;朝仍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变化。诗人看到江水奔腾不息,波涛汹涌,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壮美。而蜿蜒曲折的沙径,则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骚客的足迹,以及他们在此留下的诗意与感慨。

第四句“年少此游今白发,倚筇无奈数归鸦”,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年少时曾畅游此地,如今已白发苍苍,只能拄着拐杖,默默地欣赏那些归巢的乌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洛阳的深深眷恋与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洛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