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入郡阻雪

江干雪暗停舟楫,淅沥风声乱榆荚。
初如玉屑忽如羽,闲如柳絮忙如蝶。
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
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
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
渔舟两两深夜雨,折竹敲冰炊晚黍。
月高雪霁乌号寒,鸿雁徘徊失沙渚。
醉来独拥黑貂裘,梦入山头最高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行入郡阻雪》是明朝诗人陈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作者因天气变化而停船在江边观赏雪景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亲身置身于那寒冷而又美丽的雪中。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舟行入郡阻雪》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陈彝。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陈彝当时所在的地理位置及所见到的自然景观有关。陈彝可能是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之美的文人,因此能够在雪景中捕捉到如此多的细节并进行艺术加工。
  2. 诗句原文:江干雪暗停舟楫,淅沥风声乱榆荚。初如玉屑忽如羽,閒如柳絮忙如蝶。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
  3. 诗句赏析:诗中的“江干雪暗停舟楫,淅沥风声乱榆荚”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江边的雪景和风声。”江干”指的是江河的岸边,”雪暗停舟楫”描绘了大雪覆盖的景象,船只静静地停泊在那里,显得十分宁静。”淅沥风声乱榆荚”则通过风声和飘落的榆荚来表现风的力度和声响,增添了一种凄凉之感。接下来的句子,“初如玉屑忽如羽,閒如柳絮忙如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将雪花比作各种轻盈飘逸的东西,使得整个景象变得生动而多彩。最后两句,“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以龙的形象象征山峰,表达了对远方山峰的向往和敬畏之情。“鸟雀无声寂不飞”则进一步强调了冬日的寂静和冷清,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遥见渔人戴笠归”,为全诗带来一线生机和希望,象征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有温暖和希望在等待着人们。
  4. 写作背景:尽管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表明陈彝具体的生平经历,但他的作品《舟行入郡阻雪》却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美的敏感捕捉与深刻理解。《舟行入郡阻雪》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某地之时,由于天气或地理的原因,被迫在此停留,于是产生了这篇反映当时场景的诗歌。这样的创作背景不仅增加了诗作的真实性,也为理解其艺术价值提供了重要线索。
  5.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陈彝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的表达,也是明代文人群体普遍关注自然美景和文化内涵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舟行入郡阻雪》作为陈彝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其个人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至今仍被读者所传颂,并继续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