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词四十首 其十五 秋千

寒食佳辰晴可怜,花松玉软为秋千。
飘飖翠袖双飞去,不觉空中堕宝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闺词四十首 其十五 秋千》是陈子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1. 作者背景
  • 陈子壮(1547年—1609年),字龙门,号方州,广东广州人,明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 陈子壮的诗歌多表现了对自然美、人情世态的感悟,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个人哲学思考。
  •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受好评,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明诗的重要代表之一。
  1. 诗句解析
  • “寒食佳辰晴可怜,花松玉软为鞦韆”: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春日晴朗的午后,花儿盛开,松树柔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这里的“花松玉软”形象地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而“鞦韆”则暗示了女子荡秋千的活动。
  • “飘飖翠袖双飞去,不觉空中堕宝钿”: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空中荡着秋千,随着秋千的摆动,她的翠袖翻飞,如同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而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的宝物——宝钿,已经不慎从手中滑落。
  • “不知天上宫阙”: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浪漫想象,仿佛女子已置身于一个遥远的仙境之中,与天上的宫殿遥相呼应。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女性生活的细腻描写,更是对青春易逝、爱情无果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陈子壮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伤。
  • 这首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共同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文学上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欣赏。

《闺词四十首 其十五 秋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精神。无论是对于诗歌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研究者,这部作品都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深刻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