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清源出竹坡,乡人时问竹如何。
我言竹有清虚节,不作人间妩媚歌。
名利笑今真澹泊,文章学古太磋磨。
庭前有草春来满,竹下青青色更多。
赠李竹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竹坡》的文学魅力
在明朝诗人陈琛所创作的作品《赠李竹坡》中,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音,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也反映了他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诗的第一句“万仞清源出竹坡”,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清新脱俗的世界。这里的“竹坡”不仅是地理名词,更像是一个隐喻,代表的是文人的精神家园。接下来,“乡人时问竹如何”,描绘了一幅邻里间闲话家常的和谐画面,同时也暗示了竹子作为坚韧不拔象征的意义。
进一步读来,“我言竹有清虚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高度赞赏,竹子以其清高的品质成为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而“不作人间妩媚歌”,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不屑一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读到“垂老东藩长,官联复对君”,不禁让人想到这位官员在晚年依然勤勉于政事、关注民生。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描述,更是那个时代士大夫精神的真实写照。最后一句“吾方栖退舍,端坐羡风云”,更是将诗人的豁达与远见展现无遗,表达了他对官场浮华的超脱以及对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向往。
《赠李竹坡》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造诣,也反映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韵味。每当我阅读这首古诗,都能深深感受到那份宁静致远的美好境界,以及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陈琛的《赠李竹坡》是明朝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至今仍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