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舟中

使旌向明发,戒舟遵江津。
岂不爱飞鞚,念此民力勤。
天风若相助,片帆无逡巡。
两日亦短晷,倏逾盱江滨。
不闻烝徒苦,且远车马尘。
一念岂有济,作则由吾身。
充类冀同志,吾言非矫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抚州舟中》是明代诗人陈洪谟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洪谟,明代湖广武陵人,字宗禹,弘治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转员外郎。他善决狱,曾知漳州,修府志,浚龙溪陂。嘉靖初巡抚江西,官至兵部侍郎。陈洪谟在任期间,查获奸吏,修志水利,有政绩。晚年居高吾山下,自号高吾子,著有《静芳亭摘稿》《治世余闻》等。
  1. 诗歌原文
    使旌向明发,戒舟遵江津。
    岂不爱飞鞚,念此民力勤。
    天风若相助,片帆无逡巡。
    两日亦短晷,倏踰盱江滨。
    不闻烝徒苦,且远车马尘。
    一念岂有济,作则由吾身。
    充类冀同志,吾言非矫情。

  2. 诗歌内容赏析

  • 首联“使旌向明发,戒舟遵江津。”:描述的是出行的场景,旌旗指向明亮的方向,船只在江边行驶。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出发时的严肃和庄重。
  • 颔联“岂不爱飞鞚,念此民力勤。”:诗人表达了对疾驰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民众辛勤工作的同情。这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
  • 颈联“天风若相助,片帆无逡巡。”:描述了顺风而行的场景,船只在风的帮助下快速前行。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
  • 尾联“不闻烝徒苦,且远车马尘。”: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忽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远离红尘的决心。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 尾联“一念岂有济,作则由吾身。”:诗人表达了个人行动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解决问题。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独立精神和责任感。
  • 尾联“充类冀同志,吾言非矫情。”:诗人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和对自己言论真实性的坚持。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真诚和坚定。
  1. 诗歌背景
  • 陈洪谟曾任福建按察使,他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的治理能力和公正无私的态度。《抚州舟中》这首小诗正是他在抚州任职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对民众的关心。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抚州舟中》语言简洁明快,结构紧凑严谨,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抚州舟中》是明代陈洪谟所作的一首小诗。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紧凑严谨的结构以及真挚动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陈洪谟作为官员的社会担当和为民请命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