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旌向明发,戒舟遵江津。
岂不爱飞鞚,念此民力勤。
天风若相助,片帆无逡巡。
两日亦短晷,倏逾盱江滨。
不闻烝徒苦,且远车马尘。
一念岂有济,作则由吾身。
充类冀同志,吾言非矫情。
抚州舟中
使旌向明发,戒舟遵江津。
岂不爱飞鞚,念此民力勤。
天风若相助,片帆无逡巡。
两日亦短晷,倏逾盱江滨。
不闻烝徒苦,且远车马尘。
一念岂有济,作则由吾身。
充类冀同志,吾言非矫情。
注释:
- 抚州舟中:指作者在抚州的船上。
- 使旌向明发:指军队出发时,旌旗指向明亮处。
- 戒舟遵江津:告诉船只沿着江边前行。
- 岂不爱飞鞚:难道不想要疾驰吗?
- 念此民力勤:考虑到百姓的辛劳。
- 天风若相助:如果天助我们,风势强劲。
- 片帆无逡巡:小舟轻快地前行。
- 两日亦短晷:两天的时间也很短。
- 倏逾盱江滨:忽然超过了盱江的岸边。
- 不闻烝徒苦:没有听到百姓的辛苦。
- 且远车马尘:暂且远离了尘土和喧嚣的车马声。
- 一念岂有济:一旦想到这些,怎么能解决呢?
- 作则由吾身:行动起来就靠我自身。
- 充类冀同志:希望他们能和我一同前进。
- 吾言非矫情:我的言辞并非虚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抚州南楼送李司仓归国》的一部分,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个人责任和使命的深刻认识。
诗人在“使旌向明发,戒舟遵江津。”这两句中描绘了军旗高扬、船只行驶的场景。这是一幅战争即将爆发或已经爆发的画面,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同时,这也预示着接下来的内容将涉及战争和牺牲。
诗人在“岂不爱飞鞚,念此民力勤。”这两句中表达了自己对疾驰的渴望和对人民辛勤劳作的感激。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既展示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又反映了他对人民的深深关怀。
诗人在“天风若相助,片帆无逡巡。”这两句中描绘了天助我军、我军迅速前行的情景。这种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乐观,又揭示了战争的必然性和残酷性。
诗人在“两日亦短晷,倏逾盱江滨。”这两句中表达了时间紧迫、形势严峻的现实。这种紧迫感和危机感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
诗人在“一念岂有济,作则由吾身。”这两句中强调了个人责任和使命的重要性。这种责任感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个人责任和使命的深刻认识。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