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叹迢递,疋马远徂征。
落日见荒店,轻烟生古城。
钟声知寺近,溪涨与堤平。
山馆孤吟夕,清笳何处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关河叹迢递,疋马远徂征。
落日见荒店,轻烟生古城。
钟声知寺近,溪涨与堤平。
山馆孤吟夕,清笳何处鸣。
。
《晚次乐乡》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客行逢秋复遇冬,草衰禾黍入荒村。
雨馀霁后风光好,道上行人踏月温。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和冬天的景象,并通过描述行人行走时的感受来表达情感。诗人王建在创作此诗时可能身处一个偏远的地方,在秋季之后又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季。田野里的草已经枯萎,而禾黍则开始生长,构成了一幅荒凉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雨后天晴的日子里,阳光明媚,道路两旁行人踏着温暖的月光前行。这样的景象和氛围使得诗人对旅途中的变化感到欣喜,并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总的来说,《晚次乐乡》通过描绘季节变换、自然景观以及行人的感受来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美好。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