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十咏效李翰林 其七 望夫山

望夫夫不还,贞心化为石。
独立天地间,千年有遗迹。
江草自春秋,江声自朝夕。
长对双眉颦,莫尽相思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孰十咏效李翰林其七望夫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石壁青苍色,苔花白似雪。

山高云气湿,水深鱼龙窟。

望夫山上树,无根乱生叶。

独坐空岩中,长歌向明月。

这首诗描绘了姑孰(今安徽省和县)的自然景观以及望夫山的独特景色。诗人通过石头、苔花、云气、水泽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望夫山上树木繁茂,但没有根系,乱生着叶子,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最后两句“独坐空岩中,长歌向明月”,表达了孤独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姑孰地区的美丽景色以及望夫山的独特景观,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