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夫不还,贞心化为石。
独立天地间,千年有遗迹。
江草自春秋,江声自朝夕。
长对双眉颦,莫尽相思臆。

【注释】

姑孰:地名。位于安徽省当涂县,有“姑孰十咏”传世。

李翰林: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号樊南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夫不还:指妻子被征讨,不能回来。

贞心:忠贞不渝的心志。

化:变,化为。

石:指变成石头。

独立天地间:指独自站在天地之间。

春秋:一年分两季,一为阳春,一为阴秋,这里借以喻年岁、时序的更迭。

江声:指长江的水波声。朝夕:早晨和晚上,泛指日夜。

双眉颦:形容愁眉紧锁。

莫尽相思意:不要尽情地表达你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厚爱,以及对征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情感真挚。

首句“望夫山”,点出主题。诗人以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望夫石”为引子,将目光投向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

颔联“贞心化为石”,形象描绘了征夫的孤独与坚守。他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但却无法得到回报,只能化作一块坚贞不渝的石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颈联“独立天地间,千年有遗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虽然岁月已逝,但那块石头仍然屹立不倒,见证了那段历史。

尾联“江草自春秋,江声自朝夕”,则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情感。江边的草木随着四季的变换而生长、凋零,而江水的声音也伴随着晨曦暮霭而悠扬、低沉,这些都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古代征夫的辛酸历程,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