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本湛然,人也一沾污。
遂令千载名,涤去还如故。
荒甃翳春苔,寒虫泣秋雨。
我诗辟奸雄,为泄泉石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所作,题目为“姑孰十咏效李翰林 其五 桓公井”。诗中通过描绘桓公井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于奸佞之人的厌恶和对正直、清廉的赞美。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姑孰十咏效李翰林 其五 桓公井(全诗)

井水本湛然,人也一沾污。
遂令千载名,涤去还如故。
荒甃翳春苔,寒虫泣秋雨。
我诗辟奸雄,为泄泉石怒。

【译文】

井水原本清澈,却被人玷污。
结果导致千年声誉受损,洗去之后仍旧如初。
荒芜的井壁长满春日的青苔,寒气中虫子低泣着秋日的雨水。
我作诗来驱逐奸邪小人,为了宣泄对泉水石壁的愤怒。

【注释】

  1. 桓公井:位于姑孰城北,相传东晋时桓温曾在此井汲水饮马。
  2. 湛然:清澈的样子。
  3. 千载:一千年。
  4. 辟奸雄:驱逐奸佞小人。
  5. 寒虫泣秋雨:指蟋蟀在寒风中悲鸣。
  6. 我诗:我的诗歌。
  7. 泉石怒:指泉水和石头因愤慨而发怒。
  8. 荒甃:荒芜的井壁。
  9. 寒虫:指蟋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桓公井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记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井水、青苔、虫子等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沧桑和现实腐败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桓公井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批判性,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