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自西来,到此势偏隘。
天门常不扃,为放朝宗派。
双翠展蛾眉,两岸堆螺黛。
欲问抱关人,风迅舟行迈。

”`

大江自西来,到此势偏隘。

  • 诗句解读:这句描述了大江从西面流来,到了天门山这个地方,水流变得狭窄。这里的“偏隘”意味着水势在这里变得不宽泛,可能因为地形的原因。

天门常不扃,为放朝宗派。

  • 诗句解读:天门山的山门常年敞开,目的是为了让来自东方的江河水族能够顺利归向大海,即所谓“朝宗”之意。这里的“扃”是关的意思,表示天门山是开放的状态。

双翠展蛾眉,两岸堆螺黛。

  • 诗句解读:这句描绘了天门山两边的翠绿山色,如同美女的眉毛,而山的两侧则像螺壳一般堆积。这里通过比喻和描绘,形象地展示了天门山的自然美。

欲问抱关人,风迅舟行迈。

  • 诗句解读:诗人想要问一问守关的人,为什么风这么大还能快速行驶。这里的“抱关人”指的是守关的人,而“风迅舟行迈”形容船只在大风中依然能快速前行,展现了天门山的险峻与壮观。

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国家河川治理的重视,以及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传达这种思想的愿望。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国家河川治理的重视,以及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传达这种思想的愿望。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

  1. 《姑孰十咏效李翰林·其十·天门山》:这首诗是明代陈缜的作品,同样也是一首描写天门山的诗歌。通过对比李白的《姑孰十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2.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是李白的另一首著名作品,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通过登高远望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4. 《游泰山六首》: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泰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