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徐州

晓发彭城驿,舟迎水拍堤。
天连淮树远,帆拂楚云低。
雁向平沙起,鸡从夹岸啼。
江乡行渐远,雅思欲幽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发徐州》是明朝郭谏臣的作品

明初,由于政治、军事、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反映现实、关注民生、抒发忧愤的优秀作品,而郭谏臣的这首《晓发徐州》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诗中不仅描绘了诗人在黎明时分出发的情景,更通过对徐州山川风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情感和对国事的担忧。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郭谏臣(约1394年—1465年),字子章,号东原,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广泛,尤其在诗歌方面有很高的声誉。郭谏臣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风格独特,语言精炼。
  1. 作品原文及赏析
  • 《晓发徐州》全文如下:
    春城欲暮见长安,喜得平安抵帝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不用登高愁望远,平芜尽处是吾土。
  • 赏析:这首诗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中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而“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则通过对比和比喻,将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感受巧妙结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晓发徐州》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明代文人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生意义的一个缩影。郭谏臣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展现了他深沉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