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广陵 其一

十年不到广陵城,依旧璚芳弄晚晴。
绣被土砖于阗寺,宝装刀剑镇南营。
楼飘箫鼓云中起,地接烟花日外明。
小杜风流今寂寞,谁携红袖按新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广陵 其一》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十年不到广陵城,依旧璚芳弄晚晴。
    绣被土砖于阗寺,宝装刀剑镇南营。
    楼飘箫鼓云中起,地接烟花日外明。
    小杜风流今寂寞,谁携红袖按新声。

  2. 作者简介

  • 萨都剌(约1279年—约1354年),字天锡,号直斋,元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的一个官宦之家,曾祖父曾任南宋宰相,父亲也颇有文名。萨都剌自幼聪慧好学,精通诗词歌赋,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推崇。
  1. 诗歌解析
  • 首联“十年不到广陵城,依旧璚芳弄晚晴。”描绘了十年未见广陵城的景象,用“璚芳”和“弄晚晴”形容广陵城的美景,尽管时间已久,依然美丽依旧。
  • 颔联“绣被土砖于阗寺,宝装刀剑镇南营。”通过对比,将广陵的宁静与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广陵的繁荣与历史底蕴。
  • 颈联“楼飘箫鼓云中起,地接烟花日外明。”通过听觉描写,传达了广陵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广陵深厚的情感。
  • 尾联“小杜风流今寂寞,谁携红袖按新声。”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过广陵 其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以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元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