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谢沈启南

昨见石田子,惠我一幅竹。
萧然展阅清风生,丹凤翩翩下淇澳。
仿佛坐我潇湘间,叶叶飞霞起华屋。
见竹如见石田子,高节凛然凌众木。
一枝独倚岩谷寒,江水㴞㴞为谁绿。
为君深贮莫轻开,葛陂风雨愁龙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画竹谢沈启南》是明代诗人袁仁的作品。《画竹谢沈启南》是一首充满意境与哲思的诗,通过对竹子和画者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袁仁,字良贵,号参波,是明代苏州府人。除了他的诗歌创作,袁仁还在《尚书砭蔡编》、《毛诗或问》及《春秋胡传考误》等方面有所建树,显示了其在文学与学术方面的深厚造诣。
  2. 诗歌原文:昨见石田子,惠我一幅竹。萧然展阅清风生,丹凤翩翩下淇澳。彷佛坐我潇湘间,叶叶飞霞起华屋。见竹如见石田子,高节凛然凌众木。一枝独倚岩谷寒,江水滔滔为谁绿。为君深贮莫轻开,葛陂风雨愁龙触。
  3. 诗意解析:《画竹谢沈启南》以画竹为题材,通过对画中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清高孤傲的品格。诗中“萧然展阅清风生”一句,形象地描述了画中的竹子给人带来的清凉感受以及与之相应的心境。此外,诗人还通过“丹凤翩翩下淇澳”等意象,赋予了画中之竹以生动活泼的生命力,使其仿佛在读者眼前翩翩起舞。《画竹谢沈启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通过对自然的咏叹,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4. 文化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期,文化发展极为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雅士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尤为深刻,这也反映在了诸如《画竹谢沈启南》这样的作品中。这些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审美价值,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表达,更是情感与思想的共鸣。
  5. 艺术成就:《画竹谢沈启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精湛的技艺,更在于其超越时空的美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画竹谢沈启南》是一首充满意境与哲思的诗,不仅展现了袁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也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