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二泉坐月

清晓林风转,黄昏月满庭。
野寒人落落,地湿草青青。
竹几当窗设,烟钟隔水听。
此时谁缩地,一上海天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莫止的《次韵二泉坐月》是一首明代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1. 作者简介:莫止,字伯仁,号石仓居士,明代文学家。他在《石仓历代詩选》中收录了这首作品。
  2. 作品原文:清晓林风转,黄昏月满庭。野寒人落落,地湿草青青。竹几当窗设,烟钟隔水听。此时谁缩地,一上海天亭。
  3.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的感受和思考。其中“清晓林风转”展现了清晨森林间的清新空气;“黄昏月满庭”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明亮的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此外,“野寒人落落”与“地湿草青青”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中的孤寂与冷清,而“竹几当窗设”和“烟钟隔水听”则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品茗听钟的惬意生活。最后两句“此时谁缩地,一上海天亭”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4. 文化背景: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他们的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止作为明代的文学家,其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情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5. 艺术特色:莫止的《次韵二泉坐月》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感情表达,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诗句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结合具体景象和个人感悟的写作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莫止的《次韵二泉坐月》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