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林风转,黄昏月满庭。
野寒人落落,地湿草青青。
竹几当窗设,烟钟隔水听。
此时谁缩地,一上海天亭。

次韵二泉坐月

清晓林风转,黄昏月满庭。

野寒人落落,地湿草青青。

竹几当窗设,烟钟隔水听。

此时谁缩地,一上海天亭。

译文:

清晨时林间的风开始吹动,黄昏时分月光洒满庭院。

野外的寒冷让人感到落寞,地面上的潮湿让青草显得更加鲜绿。

竹制的小桌放在窗户旁边,隔着水面听到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

此时此刻,谁能在这片土地上缩小空间,来到这座高耸入云的海天亭上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诗。首联“清晓林风转,黄昏月满庭”描绘了清晨和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清新的林风拂过,黄昏时分明亮的月光洒满庭院,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

颔联“野寒人落落,地湿草青青”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独感。野寒给人带来了落寞,而湿润的草地又让人感到新鲜。这种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真实。

颈联“竹几当窗设,烟钟隔水听”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互动。竹制的小桌摆放在窗户旁,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舒适和惬意;而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又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尾联“此时谁缩地,一上海天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感慨。在这里,诗人想象自己能像缩地术一样,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也感叹自己无法像海天亭那样高耸入云,只能仰望着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诗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境界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