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斓斑草半黄,幽林窄径转重冈。
斜阳欲下鸟相唤,急雨乍收山更苍。
万里长江天设险,五云深阙地生光。
昙花往事凭谁问,仰见皇图亿世昌。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诗人晚年。雨花台位于南京城西北钟山南麓紫金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为纪念其母所建的“功臣庙”。这首诗就是登此台而作的,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意境高远,笔力雄健,语言质朴自然,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前半首写登台所见之景,后半首则抒发作者的感慨。

第一句:“石子斓斑草半黄。”雨花台上长满了草,石头上长满苔藓,色彩斑驳陆离。“石子斑斓”形容苔藓的颜色像五彩斑斓的花纹一样;“草半黄”说明时节已进入初秋,草已变黄。

第二句:“幽林窄径转重冈。”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条狭窄的小道,它蜿蜒曲折地通向远方的山冈。这两句描绘了雨花台周围环境的特点:树木葱茏、小道崎岖,山峦起伏。

第三句:“斜阳欲下鸟相唤。”随着夕阳西下,鸟儿们相互呼唤着飞回了巢中。这里用“鸟相唤”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与景色的变化。

第四句:“急雨乍收山更苍。”一场突然而至的暴雨刚刚停歇,山色变得更加苍翠。这里的“忽”、“乍”二字,写出了天气的突变和景物的瞬息变化。

第五句:“万里长江天设险。”长江流经中国境内的路程很长,两岸高山峻岭,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因此被称为“天险”。这句以长江的险阻比喻自己的仕途坎坷。

第六句:“五云深阙地生光。”五色缤纷的云彩缭绕着皇宫,使宫殿显得更加庄严壮丽。这里运用了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把皇帝的权威与皇权的威严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七句:“昙花往事凭谁问?”昙花开放的时间很短暂,如同历史中的辉煌瞬间。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回忆与感慨。

第八句:“仰见皇图亿世昌。”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可以看见整个国家的繁荣景象。这里以“仰见”来形容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