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重逢感售游,廿年真负竹山秋。
崖根老耐湖波激,天极东连海气浮。
形胜纵观经几士,帆樯交影落三州。
登临却悟追随晚,愿乞奇书挂仗头。
【注释】地主:指主人或主人家的亲属。邵宝:字平叔,北宋诗人、书法家,曾任翰林学士等职,有《松窗杂录》。竹山:在今安徽寿县东北,相传春秋时鲁哀公葬此,故又名鲁哀公山。
【赏析】此诗为和邵宝游竹山而作。首联点题,二联写景,三四联写人,末联写情。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地主重逢感售游”,起句突兀而起,直抒胸臆。“地主”,即主人,这里是指邵宝。诗人与邵宝重逢,感到十分欣喜。“廿年真负竹山秋”,这两句是说二十年前,曾到过竹山游玩,但一直未能重游,如今得以重逢,实属不易。“真”字表达了诗人对邵宝的敬重之情。“廿年”,“真”,都表示时间之长。“竹山秋”,是点题,竹山是邵宝的籍贯所在之地,竹山秋色,自然也是邵宝所熟悉的。
三、四句写竹山的地理形势。“崖根老耐湖波激”,意思是竹山地势险要,悬崖峭壁屹立于湖边,湖水汹涌澎湃。“天极东连海气浮”,意思是从竹山向东,可以看到浩瀚无边的东海。这两句是写竹山的地理位置以及它那壮丽的景色。
五、六句写竹山的自然景观。“形胜纵观经几士,帆樯交影落三州”,意思是站在高处俯瞰,整个竹山的地形地势尽收眼底。远处,船只的桅杆、船头、船尾都相互辉映,倒映在水面上;近处,湖面上水波涟漪荡漾,渔船往来穿梭。这两句描写的是竹山的自然风光。
七句是写游历者的感受。“登临却悟追随晚”,意思是登上山峰,放眼远眺,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年没有好好地追随先贤邵宝的脚步,错失了学习的机会。“愿乞奇书挂仗头”,意思是希望邵宝能把自己认为好的书送给我,挂在自己的腰间作为纪念。这两句是表达游历者对学习的渴望。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写景又抒情,寓情于景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