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一

欲同何处许同论,着眼云泥老自昏。
留取行台高万丈,他年一笑醉龙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一》是明代诗人庄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及人生经历的深沉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庄昶(1489—1573),字文穆,号青莲居士,明朝文学家、书画家。他出生于福建建阳,后因避战乱而移居南京,晚年定居苏州。庄昶擅长诗歌,尤其以七言律诗见长,其作品多反映出他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诗歌原文
    欲同何处许同论,著眼云泥老自昏。
    留取行台高万丈,他年一笑醉龙门。
    天地刍荛自古今,訑訑千里岂公心。
    可堪世路无穷态,搔尽行藏白发深。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天地刍荛自古今”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同时“訑訑千里岂公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纷扰的看法与感慨。
  • 情感真挚: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表述,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观。
  • 艺术手法:《过张秋行台忆东山》采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凝聚在寥寥几笔之中,展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特别是最后两句“搔尽行藏白发深”,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和总结。

《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成为研究明代文学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