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和怀玉 其五

未尽孤撑力,风波却少回。
江湖今日好,天地此帆开。
水静天平阁,山苍雪漫排。
行藏应此老,真见仲尼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和怀玉·其五》是明代著名官员、学者庄昶所作。在这首诗中,庄昶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江湖与天地之间的和谐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诗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1. 作者背景
  • 作者生平:庄昶(1437~1499),字孔暘,号木斋,晚号活水翁。他不仅是一位官员,同时也是一位学者,深受后世尊崇。
  • 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显著发展,这为文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1. 诗歌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雪中和怀玉·其五》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人生哲学的思考相结合,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内心的感受。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如“未尽孤撑力”,“行藏应此老”,这些句子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庄昶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看法,认为无论遭遇多少波折,只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就能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雪中和怀玉·其五》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化意义: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对研究明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雪中和怀玉·其五》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种艺术与哲学的结合体。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和美学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