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廿三日江行回望乡国不胜悲恋

敢废君臣义,难忘子母恩。
驱驰劳岂惮,定省礼须存。
谁附崇儒选,才同谪宦论。
转蓬江海迥,洒泪望吴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廿三日江行回望乡国不胜悲恋》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表达了作者在离家远行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分析:

  1. 背景与情感:这是一首表达思乡情怀的作品,体现了唐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远方生活的向往和归心似箭的情感。

  2. 结构特点

    • 本诗采用七言律的形式,每句均为七个字。
    • 开篇即以“九月廿三日”为时间节点,“江行回望”,表明作者在途中经过长江时遥望着家乡的场景。这不仅点明了时间(农历八月二十三),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3. 情感表达

    • 诗中通过“不胜悲恋”的描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