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生送别阊门

衰柳阊门道,丹枫远浦桥。
泪容行路惨,别恨几时消。
羁旅情虽恶,师生义自饶。
成才吾所望,相见亦非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诸生送别阊门》是明代诗人徐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学生未来的殷切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徐渭(约1521年—约1593年),字文清,又字文长、青藤,号天池山人等,浙江绍兴山阴(今属浙江省)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他是一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诗文书画皆工,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出名,被誉为“南腔北调人”。他在明世宗嘉靖年间因得罪权贵被投入监狱,最终幸得张元忭救助而得以逃脱。出狱后,他曾游历四方,观览边塞,并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和散文。他的生平经历了许多起伏,但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所敬仰的对象。

  2. 作品原文及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选择了典型的送别场景来展开情感的抒发。衰柳、丹枫、泪容行路惨等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别离的哀愁与不舍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的深度。特别是“羁旅情虽恶”一句,既展现了诗人面对别离时的无奈与辛酸,也反映了他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和期待。

  3.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当时社会环境复杂,文人之间常常因为政见不同而产生冲突。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情、师生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的“成才吾所望”更是直接体现了诗人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诸生送别阊门》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审美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