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拟桃源

白云生处,水蒙蒙、疑去人间非远。
四望不知烟火岸,夜寂微闻鸡犬。
松子崖前,梅花谷里,一径青畴展。
科头箕踞,此中人似嵇阮。
不比旧日桃源,花开花谢,犹有渔郎见。
拳土不曾经禹甸,自有芝田兰畹。
鹤拂天秋,树迷烟暝,鹭宿沙痕浅。
天然图画,乍开却又还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拟桃源》是清代戏曲家徐石麒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理想境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徐石麒(字又陵,号坦庵),原籍浙江鄞县,后迁居江苏扬州。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从现存的作品中可以窥见其文学成就。徐石麒为人沉默寡言,不乐与名人交,但其诗词作品却颇具特色,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2. 作品鉴赏:徐石麒的《念奴娇·拟桃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诗中提到“白云生处,水濛濛、疑去人间非远”,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此外,“四望不知烟火岸,夜寂微闻鸡犬”两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3. 作品背景:作为清代戏曲家的徐石麒,可能受到当时文人骚客追求心灵寄托的影响,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因此,在《念奴娇·拟桃源》中,他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理想世界的描绘之中。这不仅是对自我心境的一种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徐石麒的《念奴娇·拟桃源》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美妙与深邃,也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