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本同圃蒿,飘在天一端。
咫尺枌与梓,邈若霄汉间。
翔鸟憩前林,猛虎恋故山。
伤兹远游客,中夜积悲叹。
忽遇故乡友,惊喜相盘桓。
把臂问旧事,耆旧半摧残。
忧根长愁条,泪下如奔湍。
樽酒非不旨,安能起沈欢。
幸君到故园,为我传平安。
赠同乡朱六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同乡朱六符》是清代诗人徐石麒创作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予本同圃蒿,飘在天一端。咫尺枌与梓,邈若霄汉间。翔鸟憩前林,猛虎恋故山。伤兹远游客,中夜积悲叹。忽遇故乡友,惊喜相盘桓。把臂问旧事,耆旧半摧残。忧根长愁结。
徐石麒,字子白,号石麒,又号白香山,是清代著名诗人,生于乾隆年间。作为清代的文人,其诗作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倾向。徐石麒的诗歌多采用古典文学的形式,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而含蓄。
《赠同乡朱六符》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游子的思乡之情。首联“予本同圃蒿,飘在天一端”,通过比喻手法,将自身比作天上飘荡的蒲公英,表达了对家乡的遥远思念。颔联“咫尺枌与梓,邈若霄汉间”则用更广阔的空间来衬托自己与家乡的遥远距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愁。颈联“翔鸟憩前林,猛虎恋故山”,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故乡山川的深厚感情。
尾联“忽遇故乡友,惊喜相盘桓”和“把臂问旧事,耆旧半摧折”则展示了诗人在异乡偶遇故友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故乡友人逐渐凋零的感伤。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揭示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赠同乡朱六符》不仅是徐石麒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共同的心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友情以及乡土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