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宋荔裳观察、王西樵考功、曹顾庵学士,一时同在西湖,倡和二十四章,属馀评定,即次原韵,赠三先生(壬午)

墨共烟浓,临湖水、绿波偕涨。
增秀句、桃花补种,旧堤无恙。
八咏一时清福地,三人百尺高楼上。
看齐将、风雅作资粮,犹堪饷。
望车旆,乘春漾。
惊坐客,擎瓯唱。
任夏云热触,秋风寒酿。
谈剧不妨挥玉尘,诗成最喜题梅杖。
更何人、搔首问青天,峰头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并非宋荔裳观察、王西樵考功、曹顾庵学士所作,而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诗词作品。这部作品以其豪迈的气魄和激昂的情感,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满江红》:

  1. 作者背景
  • 《满江红》是由南宋抗金将领岳飞所创作的词作。
  • 岳飞,字鹏举,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以抗金卫国著称。
  • 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
  1. 作品内容
  • 上片表达了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及前功尽弃的痛惜,展现了作者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 下片抒发了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
  1. 艺术特色
  • 《满江红》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其慷慨激昂的情绪、浩然正气的英雄气概,以及显示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
  • 该词不仅情感饱满,而且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1. 文化价值
  • 《满江红》作为岳飞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它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满江红》是一首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是岳飞个人英勇斗争的写照,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学习《满江红》,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