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江天隐夕晖,碧梧庭院景霏微。
林皋霜露玄蝉泣,关塞风尘白雁飞。
多病久拚人事绝,短才那恨世缘违。
归欤赖有城南径,不尽春来笋蕨肥。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其三》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八月,是韩愈应同文馆学士、司业裴度的邀请而写的一组诗。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空阶落叶下,寒夜一灯孤。”这描述了秋天夜晚的景象,树叶纷纷落下,只留下一盏孤独的灯光在空荡荡的台阶上闪烁。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寂静、清冷的感觉,仿佛诗人正独自面对这个萧瑟的世界。
第三句“秋风起天末,云生月影斜。”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风从天边的尽头吹来,带起了云彩,月光也因此被遮挡,显得有些斜斜的。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一种凄凉和寂寞。
第四句“人生无百岁,如梦何苦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感慨。他认为人生没有一百年,就像一场梦一样短暂,为什么要执着于那些不必要的事情呢?这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第五句“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马。”则是告诫人们不要学习那些游侠儿,炫耀他们的紫骝马。这句话暗示了那些炫耀的人最终可能会一无所有,因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荣耀。
最后一句“君看古原头,白骨无人收。”则是对历史的反思。他看到古原上的白骨,却没有人去收拾,这让他感到悲哀。这是对历史沧桑和人民苦难的一种感慨。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其三》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