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渐斋序芳园

一竿东去意何如,兰芷鸥凫共隐居。
晦迹久焚封事草,遣闲聊注摄生书。
鹤归世重林逋宅,龙卧人方诸葛庐。
我病正牵泉石念,从君端欲谢簪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赵渐斋序芳园

一竿东去意何如,兰芷鸥凫共隐居。
晦迹久焚封事草,遣閒聊注摄生书。
鹤归世重林逋宅,龙卧人方诸葛庐。

此诗为明代诗人徐阶所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古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竿东去意何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在这里,作者通过写一竿东去的情景,寓意着人生的旅途就像这杆竹子一样,虽然有尽头,但也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接下来的句子“兰芷鸥凫共隐居”进一步描绘了一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这里,作者通过描述兰花、芷草、鸥鸟和野鸭等植物,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既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在诗中,“晦迹久焚封事草”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在这里,“封事草”指的是官员们处理政务的文件,而“晦迹”则表示隐藏自己的踪迹。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于官场的不满以及对于个人自由的向往。

“散发扁舟羡独行”一句,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散发扁舟”指的是随意地穿着便装,乘坐扁舟四处游历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羡慕。

“数亩荒庐堪自老”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数亩荒庐”指的是几间空闲的房屋,而“自老”则表示在这里度过晚年。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

在诗的结尾部分,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情感。“已知野叟无机事,不向渔翁说姓名。”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对家乡人情的珍视。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交往的淡然态度。

最后一句“余亦洞庭洲畔客,因君转切故乡情”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眷恋。在这里,“洞庭洲畔客”指的是作者在洞庭湖边居住的情况,而“因君转切故乡情”则表示因为与这位朋友的交往,让作者更加思念故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