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玉两上人登会稽最高山山出秦望上率可五六里玉公早有来归之意因赋以止之

兹山一何为,仰首摩青云。
远去气色古,混沌傥未分。
引盻涉陕洛,毋乃隔夕曛。
中有旧社址,尚见数偶群。
短草覆井水,远松贮氛氲。
薄云在其下,犹羃高顶坟。
玄释谅能居,人世未可云。
念子觉无上,夙昔断膻荤。
焉能系不食,焉得不耕耘。
况兹值秋阳,寒气惨不昕。
未可来居斯,语子以慇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没有直接描写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而是通过描绘山势、云雾等自然景象以及林玉两上人的行为来间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根据这首诗的内容,“与林玉两上人登会稽最高山”中的“上人”,指的是僧侣。“秦望山上率可五六里”的意思是说山顶距离秦望山大概有五到六里的路程,这说明了登山的难度和高度。而“玉公早有来归之意因赋以止之”则表明林玉两上人在登顶之前已经表达了想要返回的意思,并且在诗中被作者阻止。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物以及人物的行为举止,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性的刻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