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一何为,仰首摩青云。
远去气色古,混沌傥未分。
引盻涉陕洛,毋乃隔夕曛。
中有旧社址,尚见数偶群。
短草覆井水,远松贮氛氲。
薄云在其下,犹羃高顶坟。
玄释谅能居,人世未可云。
念子觉无上,夙昔断膻荤。
焉能系不食,焉得不耕耘。
况兹值秋阳,寒气惨不昕。
未可来居斯,语子以慇勤。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句释义:
- 兹山一何为(这座山有什么意义?):兹,这。为,存在的意义、作用。指这座山有什么意义?
- 仰首摩青云(仰望着高高的云彩):仰首,抬头。摩,摩挲、触摩、触摸。青云,云。
- 远去气色古(远处的景色多么古老):远去,远离。气色,景色。古,古老。
- 混沌傥未分(混沌的世界是否还未分离):混沌,宇宙形成之前的原始状态。傥,大概、或许。未分,没有分开。
- 引盻涉陕洛(我引领视线穿过陕州和洛阳):引盻,引领视线。陕州,今陕西一带。洛,洛阳。
- 毋乃隔夕曛(也许只是傍晚时分的微光吧):毋,无。乃,表推测的副词。夕曛,傍晚时的微光。
- 中有旧社址(里面有旧时的社址):中,内。旧社址,古代的社庙遗址。
- 尚见数偶群(仍然可以看到几座孤立的坟墓):见,看见。偶群,孤立的坟墓群。
- 短草覆井水(短草覆盖在井口的水面上):短草,短小的野草。覆,盖住。井水,井里的水。
- 远松贮氛氲(远处的松树笼罩着雾气):远松,远处的树林。贮,积聚。氛氲,雾气弥漫的样子。
- 薄云在其下(薄云覆盖在山顶上):薄云,轻飘的云。其下,在下面。
- 犹羃高顶坟(仍覆盖着高顶的坟墓):羃,覆盖。高顶,高高的山峰。
- 玄释谅能居(玄门和尚应该能居住在这里):玄释,指道教的玄门。谅能居,当然能够居住在这里。
- 人世未可云(人世间不可能有这样):人世,人间。云,说。
- 念子觉无上(思念您已经达到了无上的道境):念子,怀念某人。觉,领悟、达到。无上,最上等的。
- 夙昔断膻荤(以前断绝了吃肉的嗜好):夙昔,以前。膻荤,肉食。
- 焉能系不食(怎么能只吃素食呢):焉能,哪里能够。系,限制、约束。不食,不吃肉。
- 焉得不耕耘(怎么能够不耕种劳作):焉得,如何能够。耕耘,耕作劳动。
- 况兹值秋阳(何况现在正值秋日阳光明媚之时):兹,这里。值,恰逢、遇到。
- 寒气惨不昕(寒冷的天气令人感到惨淡凄楚):寒气,寒冷的气息。惨,凄惨、凄苦。不昕,天色昏暗不明。
- 未可来居斯(我不应该来到这里居住此地):未可,不可以。来居,来到此处居住生活。斯,这里。
- 语子以慇勤(告诉您这里很热情好客):语,告诉、告知。慇勤,殷勤款待。
译文:
这座高山有何特殊意义?抬头仰望,仿佛触摸到了青云。远处的景色多么古老,混沌世界尚未分离。引领视线穿过陕州和洛阳,难道仅仅是傍晚时分的微光?这里有旧时的社址,仍然可见几座孤立的坟墓。短草覆盖在井口的水面上,远处的松树笼罩着雾气。薄云覆盖在山顶上,仍然可以见到高顶的坟墓。玄门和尚应该能居住在这里,人世间不可能有这样的地方。思念您已经达到了无上的道境,以前断绝了吃肉的嗜好,怎么能只吃素食呢?怎么能不耕种劳作呢?何况现在正值秋日阳光明媚之时,寒冷的天气令人感到惨淡凄楚!我不应该来到这里居住此地,告诉您这里很热情好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全诗通过对会稽山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如“兹山一何为”(这座山有什么意义?)、“仰首摩青云”(仰望着高高的云彩)等诗句,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会稽山的雄伟壮丽。同时,这些句子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味。如“人世未可云”(人世间不可能有这样)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与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而“念子觉无上”(怀念您已经达到了无上的道境),则体现了作者对于修行、追求道法自然境界的崇高理想。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会稽山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描绘,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