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树

背树零宵露,羁魂断晓铺。
正当愁画地,谁遣放啼乌。
拭泪身仍系,酬恩计转迂。
应劳垂老魄,结草向冥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背树》是明代诗人徐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 诗歌原文
    背树零宵露,羁魂断晓铺。
    正当愁画地,谁遣放啼乌。
    拭泪身仍系,酬恩计转迂。
    应劳垂老魄,结草向冥途。

  • 主题探讨

  1. 孤独与自由:诗中的“背树”形象可能象征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而“羁魂”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自由的矛盾感受。
  2. 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描写凌晨的露水和清晨的鸟鸣,诗人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3. 宿命与抗争:诗中表达了对于命运的无奈,如“谁遣放啼乌”暗示了宿命的安排,同时“酬恩计转迂”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抗争精神。

《背树》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和文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可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