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半塘寺阁

夙有山水慕,苦为形役拘。
澹兹夏日永,聊得狎浮图。
攀云凌广阁,霭霭见吴都。
诸川散林上,平野郁芬敷。
法花垂缥缈,晴采动虚无。
烟火下方杂,昏明时态殊。
境超自生乐,疲心忽重苏。
因伤人世子,扰扰即长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半塘寺阁》是明朝诗人徐祯卿的一首著名作品,该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半塘寺阁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徐祯卿,字昌毅,明吴县人。他的文学成就极高,被明代文学家们誉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之一,也是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被称为“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的精湛技艺。
  1. 诗句原文
  • 夙有山水慕,苦为形役拘。澹兹夏日永,聊得狎浮图。攀云凌广阁,霭霭见吴都。诸川散林上,平野郁芬敷。法花垂缥缈,晴采动虚无。烟火下方杂,昏明时态殊。境超自生乐,疲心忽重苏。因伤人世子,扰扰即长途。
  1. 诗歌赏析
  • 此诗不仅描写了半塘寺阁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的“澹兹夏日永,聊得狎浮图”传达出作者在繁忙之余找到心灵的慰藉,而“境超自生乐,疲心忽重苏”则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心灵的解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徐祯卿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魅力和文学造诣。

《登半塘寺阁》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诗歌,更是明代文化与艺术风貌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展示了徐祯卿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