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至恭病中

圣贤著经史,所重在五伦。
五伦不废弛,斯可能为人。
羡君笃于孝,日夕惟奉亲。
父子主天理,爱生于一仁。
仁者必有寿,载之在鲁论。
夫何遘微疾,倏焉经几春。
食饮谨制度,药饵明君臣。
避喧乐峭峭,慎言戒谆谆。
至要喜怒间,以兹养心身。
我尝屡相过,虽数不厌频。
求我赋声诗,咏吟娱其神。
天道信好回,久屈而后伸。
何况有德者,稀世犹凤麟。
兹当履康健,野服逍遥巾。
寿域次第登,讴歌尧舜民。
馨香拟兰蕙,坚久期松椿。
吾言可采取,当勉书诸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庸的《陈至恭病中》

在明朝,有位杰出的诗人徐庸,他的《陈至恭病中》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通过描述陈至恭的孝心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深刻理解和尊崇。

原文如下:圣贤著经史,所重在五伦。 五伦不废弛,斯可能为人。 羡君笃于孝,日夕惟奉亲。
此诗首句“圣贤著经史,所重在五伦”,便点出了文章的主题——重视并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接着,诗人描述了五伦的重要性,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原则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秩序,也是个人行为的根本指南。

第二句“五伦不废弛,斯可能为人。”强调了遵守这些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只有当这些伦理得到尊重和实践时,一个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接下来两句“羡君笃于孝,日夕惟奉亲。”则具体展示了诗人对孝道的重视。这里的“孝”不仅仅是一种家庭伦理,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长辈的尊重。徐庸通过对陈至恭孝顺行为的描写,传达了对传统美德的赞赏。

结尾几句“父子主天理,爱生于一仁。仁者必有寿,载之在鲁论。”进一步强调了仁这一美德。仁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能够带来健康和长寿的精神状态。

最后一句“夫何遘微疾,倏焉经几春。”则是诗人对陈至恭因病长期休养的描述,反映了他因疾病而减少的生活活动。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也坚持着对家庭的责任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明朝文人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