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著经史,所重在五伦。
五伦不废弛,斯可能为人。
羡君笃于孝,日夕惟奉亲。
父子主天理,爱生于一仁。
仁者必有寿,载之在鲁论。
夫何遘微疾,倏焉经几春。
食饮谨制度,药饵明君臣。
避喧乐峭峭,慎言戒谆谆。
至要喜怒间,以兹养心身。
我尝屡相过,虽数不厌频。
求我赋声诗,咏吟娱其神。
天道信好回,久屈而后伸。
何况有德者,稀世犹凤麟。
兹当履康健,野服逍遥巾。
寿域次第登,讴歌尧舜民。
馨香拟兰蕙,坚久期松椿。
吾言可采取,当勉书诸绅。

这首诗描述了陈至恭病中的情况,以及他对孝道的坚持和对健康的渴望。

首句“圣贤著经史,所重在五伦”,表达了圣贤重视五伦(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的重要性。五伦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第二句“五伦不废弛,斯可能为人”,强调保持五伦的重要性,否则就无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是对前一句的总结,也是整首诗的主题之一。

第三句“羡君笃于孝,日夕惟奉亲”,赞美了陈至恭对父母的孝顺,他每天早晚都在侍奉父母。这是对陈至恭孝道的肯定。

第四句“父子主天理,爱生于一仁”,强调父子关系是遵循天理的表现,而爱则是源于一颗仁慈的心。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孝道和仁爱都是基于天理的。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陈至恭的疾病情况和他对疾病的应对方式。第五句“仁者必有寿,载之在鲁论”,意味着仁者长寿,这是古代儒家认为的一种理想状态。第七句“夫何遘微疾,倏焉经几春”,描述了陈至恭突然生病,疾病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两句表达了陈至恭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

第八句至第十一句描述了陈至恭的饮食和生活状况。第十二句“避喧乐峭峭,慎言戒谆谆”,强调了他避开喧嚣和嘈杂的环境,谨慎地说话。第十三句“至要喜怒间,以兹养心身”,说明他在喜怒之间要保持冷静,以此来修养身心。第十四句“我尝屡相过,虽数不厌频”,表达了作者与陈至恭的多次拜访,尽管次数不多,但他并不感到厌烦。第十五句“求我赋声诗,咏吟娱其神”,表达了作者请求陈至恭赋诗,以娱乐他的精神和身体。

最后几句表达了陈至恭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第十六句“天道信好回,久屈而后伸”,意味着天道循环往复,经历了长期的压抑之后,终将迎来转机。第十七句“何况有德者,稀世犹凤麟”,暗示即使在世上很少见的有德行的人,也像凤凰和麒麟一样稀有。第十八句“兹当履康健,野服逍遥巾”,表达了陈至恭即将恢复健康,他将穿着宽松的草帽自由自在地生活。第十九句“寿域次第登,讴歌尧舜民”,意味着他将逐渐走向长寿,享受像尧舜一样的长寿和幸福。第二十句“馨香拟兰蕙,坚久期松椿”,表达了他对长寿和坚韧的比喻,希望像兰花和松树一样芬芳持久。第二十一句“吾言可采取,当勉书诸绅”,表示作者愿意采纳这些建议,并努力将其铭记在心。

整首诗通过对陈至恭的描述和对其病情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陈至恭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