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上方寸,万事属所司。
乃于百年间,至感谁能思。
多君紫阳后,有堂扁其辞。
扁之匪空言,晨夕惟孜孜。
天地存覆载,大哉允无私。
雨露有深恩,寒暑不异时。
圣君握水土,生物随所宜。
种植苟得理,礼稔诚可期。
父母生劬劳,罔极恩在斯。
罔极恩未报,徒悲蓼莪诗。
况复有难弟,历官际雍熙。
龙章下里门,光彩相参差。
至感总由此,永怀应自知。
知感乃为德,污简声名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至感堂》。诗中通过描写人心和天地,以及人与天地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诗句释义:
- 人心上方寸:人的心就像方寸之地,比喻人的心很小。
- 万事属所司:所有的事务都是由人所管理的。
- 乃于百年间,至感谁能思:在这漫长的人生中,能让人思考到“至感”的人是谁呢?
- 多君紫阳后,有堂扁其辞:你(他)在紫阳之后,有一座祠堂匾额上有你的题词。
- 扁之匪空言:匾额上的话不是空话。
- 晨夕惟孜孜:早晚都勤勉不辍。
- 天地存覆载,大哉允无私:天地存在并承载万物,多么伟大啊!它公正无私。
- 雨露有深恩,寒暑不异时:雨水和阳光给予我们深深的恩惠,无论寒冬酷暑都不改变。
- 圣君握水土,生物随所宜:伟大的君王掌握着水源和土壤,万物随着他们的需要生长。
- 种植苟得理,礼稔诚可期:只要种植得法,按照礼仪行事,就可以得到丰收。
- 父母生劬劳,罔极恩在斯:父母养育子女是多么的辛苦,没有止境的恩情就在这当中。
- 罔极恩未报,徒悲蓼莪诗:没有回报父母的恩情,只能悲伤地读《蓼莪》这首诗。
- 况复有难弟,历官际雍熙:何况还有弟弟,他历任官职都在雍熙年间。
- 龙章下里门,光彩相参差:龙纹的印章印在大门前,光芒闪烁,参差不齐。
- 至感总由此,永怀应自知:这些感受都来自于这里,我永远怀着感激之心。
- 知感乃为德,污简声名垂: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即使简单的话语也可以流传千古。
赏析:
这首诗以“至感堂”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宏大的人生画卷。从“人心上方寸,万事属所司”开始,诗人就表达了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人心虽小,但能容纳世间万物。接着,诗人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人以“至感总由此,永怀应自知”收尾,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