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阑祠

春江绿如染,微风动涟漪。
路入和尚港,始见丁阑祠。
丁阑古贤人,孝行称无亏。
刻木为亲像,奉养犹生时。
姓名著简编,至今四海知。
我来拜祠下,高风杳难追。
回首望吴云,遽起严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阑祠》是明代诗人徐庸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江的美景和作者前往丁阑祠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古代贤人高风亮节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人孝行的敬仰。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丁阑祠》主要描述了诗人在春天来到风景如画的和尚港,发现一座古老的祠堂——丁阑祠的情景。这座祠堂供奉着古代贤人的木刻形象,这些贤人以其高尚的孝行被世人传颂至今。诗中的“春江绿如染,微风动涟漪。路入和尚港,始见丁阑祠”几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而“丁阑古贤人,孝行称无亏”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拜谒祠堂的目的——向那些古代贤人学习他们的孝道精神。

从诗歌的风格来看,《丁阑祠》的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春江绿如染,微风动涟漪。路入和尚港,始见丁阑祠。丁阑古贤人,孝行称无亏。刻木为亲像,奉养犹生时。”这样的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古代贤人在孝道方面的卓越成就。这种风格使得《丁阑祠》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古诗,而是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

《丁阑祠》作为明代的一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明代的文学风貌,还可以进一步领悟到古代贤人的道德风范和孝道精神,这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