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扬州二首 其一

江上垂杨覆白蘋,斜阳啼鸟断吟魂。
朱楼翠箔金何在,一带寒城锁暮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扬州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组诗作品。该诗从江上景色写起,由景入情,表达了英雄不留、江山空在、人事徒劳的思想情感,并隐含着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担忧。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教育家。杨万里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被后世称为“诚斋体”或“诚斋体诗”。
  1. 作品原文
    百丈牵江夜未休,那知梦里过扬州。春风二月蕃厘观,不为琼花一少留。

  2. 诗意解析

  • “百丈牵江夜未休,那知梦里过扬州。”描述了夜晚江水的宽阔与深邃,以及梦中对扬州的美好回忆。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把握的感慨。
  • “春风二月蕃厘观,不为琼花一少留。”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心情,但同时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美景的短暂。诗人通过对春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1. 历史背景
  • 《过扬州二首 其一》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此诗,既有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也有个人身世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意境和深度。

《过扬州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首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相关推荐